close

肝火,的人,大便,口干舌燥,干姜
提問: 有何降肝火良方? 問題補充: 肝火比較盛,有何良方可降? 医师解答: 愛發脾氣,情緒容易激動的人,常常被視為“肝火大”。其實,一般俗稱“肝火大”的體質還有下列一些癥狀:口干舌燥、口苦、口臭、睡眠不穩定、身體悶熱、排便不暢或大便粘膩、嘴唇紅、干、裂,舌苔增厚等。
雖然以上癥狀都被通稱為“肝火”,實際上則可能是由不同器官組織造成的,如肝臟、胃,脾臟、胰臟、橫隔膜、大腸、小腸、腹膜等,不同的病因最好能選用不同的配方來保養。
下面提供一些簡便的“降肝火”中藥茶飲,適合“肝火大”的人平時飲用。
小麥苗茶
材料:小麥苗一把,滑石粉2─3錢。
作法:水煎、去渣、代茶飲。
主治:身熱口渴,胸腹悶脹,汗多,小便不順暢。
柴甘茅根茶
材料:柴胡3─10錢,甘草2錢,白茅根10錢。
作法:水煎后取汁,加紅糖溶解、保溫,代茶頻服。
主治:口渴、身體煩熱,感冒未愈,小便黃。
清暑茶
材料:茵陳、香薷3錢、車錢草、半邊蓮各三錢。
做法:水煎后取汁,加紅糖溶解、保溫代茶頻服。
主治:口干舌燥、頭昏熱、小便短黃、身體煩悶。
茵陳干姜茶
材料:茵陳3─5錢、干姜1錢。
作法:水煎后去渣,加入紅糖溶解,保溫代茶飲。
主治:身不太熱,口不甚渴,喜飲溫水,皮膚暗黃、手足不溫。
民間常用五爪金英、半支蓮、白花蛇舌草、黃花蜜菜等中草藥清熱退火,這是適合體質壯碩、口干舌燥、大便不軟散的人,而體虛、易怕冷、大便稀溏的人較不適合。但即使如此,清熱退火的方藥短暫使用尚可,長期使用則容易苦寒敗胃、傷害元氣,因此最好能閑歇服用,若有任何不適即需停服為當。


五種“去火”食療法

一、喝蓮子湯去心火

表現癥狀:分虛實兩種,虛火表現為低熱、盜汗、心煩、口干等;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、口干、小便短赤、心煩易怒等。

食療法:蓮子30克,桅子15克,加冰糖適量,水煎,吃蓮子喝湯。

二、吃豬肝可去肺火

表現癥狀: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、潮熱盜汗、手足心熱、失眠、舌紅。

食療法:豬肝1付,菊花30克,共煮至肝熟,吃肝喝湯。

三、喝綠豆粥去胃火

表現癥狀:分虛實兩種,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、飲食量少、便秘、腹脹、舌紅、少苔;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、口干口苦、大便干硬。

食療法:石膏粉30克,粳米、綠豆各適量,先用水煎煮石膏,然后過濾去渣,取其清液,再加入粳米、綠豆煮粥食之。

四、喝梨水去肝火

表現癥狀: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眼干、口苦口臭、兩肋脹痛。

食療法: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,梨2個,削皮切塊,加冰糖適量,清水適量燉服。

五、吃豬腰去腎火

表現癥狀:頭暈目眩、耳鳴耳聾、腰脊酸軟、潮熱盜汗、五心煩躁。

食療法:豬腰2只,枸杞子、山萸肉各15克,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,吃豬腰子喝湯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linzheng 的頭像
linzheng

linzheng的部落格

linz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